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邊緣性人格的同理

對邊緣性人格的同理,必須要先對邊緣性人格進行主體性了解,但是也先從客體性了解開始。邊緣性人格的客體性表現其實只有一個主軸,那就是「存有不穩定」。 純種邊緣性人格並不常見,通常伴隨著「戲劇性」、「自戀性」與「反社會性」一起出現

戲劇性的特質,在於討好。試圖討好所有的人,但是它所在意的是別人眼中的自己,而不是別人。為了討好所有的人,他不惜說謊,也很自然的演 出各種劇情,來讓人們喜歡她。戲劇性人格者喜歡輕易承諾,但是常常跳票,且情緒會主導他的理性。喜歡誇張是戲劇性人格的特質,因為他們喜歡「舞台效果」。但是在曲終人散,戲劇性人格者會感到相當程度的空虛。

讀者不難看出來,這四個人格是融合在一起的。剛剛的描述,已經指出了自戀性。自戀性人格者在意自己而已,他未必喜歡自己,但是只關心自己。所以,他會設法膨脹自己,一旦被搓破,就會立刻萎縮,陷於低潮。那是一種易脆的自尊,自我強度不高。當你退,他就會進,當你進,他會僵持不下,倘若你力量大,他會破碎,這時就是憂鬱。所以,這類人格往往在充滿希望與完全絕望之間擺盪。

反社會性人格這對於破壞制度有高度的強迫性。他們喜歡破壞制度,完全不按照制度來行走,他們會試圖建立自己的制度,但是通常不會成功。這類人的防備心也很強烈,他會讓你相信他已經相信你,但其實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

邊緣性人格者,上述三種特質都可能出現,但是不是主軸,主軸是存在性不穩。客體恆常性是一種人類賴以維生的事物,我們希望一件東西就是如我們所相信的那件東西。但是邊緣性人格者,這個客體恆常性破壞了,他們沒有辦法維持太久的信任,尤其對人(但其實對事物也是如此),所以,愛他的人,可能只是騙他的,他的職業,可能是別人同情他才給予的,他的失敗,可能是別人有意捅他的。 Matrix這部電影裡面的主角來說:邊緣性人格者的世界,母體常常當機,讓身週的東西突然消失,包括感情、信任、感覺、價值等等。所以,這類人經常需要緊緊抓住身旁的人,以免突然消滅,需要自我傷害,諸如割腕等等,來驗證自己真的存在,會突然在快樂氣氛中,陷於情緒低落(價值瞬間消失),也可能不斷激怒別人,利用別人的怒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由於客體不穩定,所以,邊緣性人格者常常會產生一種明顯的內射作用──快速將身週的事物吸收到自己身體裡面,就像一隻變色龍,快速轉變顏色,融入背景當中,有一個說法是:邊緣性人格者就像一件衣服,當有人接近時,他開始興奮,當有人拿他出來,他感覺到感激涕零,當有人穿上他,他開始變成這個人,同時討好這個人的每一件事,但是不用太久,他開始擔心這個人會脫下他,所以開始恐懼,恐懼會轉變成為憤怒,然後憤怒累積到一定程度就爆發,爆發完再度自責與沮喪,同時,他為了證明對方不會丟下他,他得努力做出一些對方不喜歡的事情,(別忘了,存在感對邊緣性人格是一件很難的事)。等到對方終於忍受不了開始疏遠,他就會「映證」自己先前的懷疑,然後用全部的力量來表現憤怒,終於激起一個關係的結束。

邊緣性人格的行為,還會產生古典制約 因為這過程中,訊號通常是「有人對他表現善意」,結果通常是「這個人拋棄他」。所以,「他人善意」將會與「被拋棄」發生連結,久了以後,個案在一開始感覺到善意的時候,就會感覺到被拋棄焦慮度就會快速上升,試探行為也會增強。 當然,在這段過程當中,邊緣性人格者會過度神化原本的善意接近者,與過度貶低後來的離去者,這兩者都會造成人們的困擾。別忘了,邊緣性人格者常常具有自戀性,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他根本不管你是表現什麼?他們只對自己腦海中想像的你做出反應 到這裡,其實基本的部分已經說過了。只要了解這件事情,那麼全好全壞、投射性認同、情緒不穩、無端恐懼等客體性描述,應該不難被理解了。

但事實上,有更複雜的東西存在,由於邊緣性人格的客體分化並不完整,所以,愛跟恨的力量是不清晰的。愛恨兩股力量往往同時呈現,同時表現在一個人身上。這過程就會產生split的效應,萬一當事人會把愛表達在某些人身上,他就必須把恨表達在另外一些人身上,最複雜的狀況,就是表達在同一個人身上。例如:因為我喜歡你,所以我恨你,你如果也喜歡我的話,你當然要接受我的恨意。──因為有了一定的模式,個案更能表現反社會性,也更能attention+calling,也更會因為自己做不到而感到自責與一切都無望了。



摘自 杏語心靈資料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