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感覺 - 而不只是分析你的情緒

很多時候我們會害怕感覺自己的情緒。我們從小即被教導,顯現強烈的情緒表示出自己是無力或失去控制的。所以如果我們情緒爆發或崩潰,大聲呼喊,我們事後將深感後悔和歉意。但是我們應該感覺,而不只是分析自己的情緒,倾聽你的想法,感覺你的感受,它們的存在是有其原因的。如果有幫助,可以試著把它們寫下來,保存一段時間這樣的感情日記將有助於找出自己的思維模式。

當你寫出感覺和想法時,不要預先判斷它們是否對或錯,不要猶豫寫下任何的“微不足道”的小事情,我們往往會在內心隱藏自己所有的小想法,以及不重要的傷害,因為在意它們似乎是顯得自己太“小心眼”了。

沒有什麼是太微小,不足為意的事情,因為我們發現,所有的這些小傷害經常是導致自己消極的情緒狀態的原因,且往往是比那些“大”的問題還來得更加嚴重。我們經常可以處理大的事情,而心裡的煩惱卻往地毯下推去隱藏。但它們有一個會成為怪物的壞習慣,這種情緒麻袋不僅是破壞性的,它可以是非常危險的,因為那些充滿了“小氣”的情緒麻袋所造成的打擊,有人終將會受到嚴重的傷害。

基於恐懼的負面消極情緒

許多的,甚至大多數的負面消極情緒並不是有意識的。例如害怕孤獨的恐懼,害怕未知的恐懼,害怕被人嘲笑的恐懼,經濟上的憂慮,對於衰老,死亡的恐懼,等等..... 人的恐懼幾乎是無止境的。

生為人,我們認為這些“恐懼”將導致的結果如何,我們會因此去做什麼。但是為了克服這些恐懼,我們必須要意識到,甚至必須先承認自己的恐懼。

外在的環境無法改變這些感受,我們可以與別人在一起但仍然感到孤獨,你可以擁有很多錢但仍憂慮是否有足夠的資金......所以並不是外在的事件,而是我們的想法和感受而因此產生的恐懼是我們必須面對和克服的。

因此,如果你試圖幫助他人面對和克服消極的情緒狀態,你需要知道首先必須尋找和發現究竟他們的恐懼是什麼,才能真正有所幫助。

信念影響情緒

海倫·凱勒說過:“我們並沒有真正的看到事實的東西,我們只看到我們認為的東西。例如,我們可能相信與一個“憤怒”的人同處將會體驗到或遭受傷害。這種感覺來自於過去有人曾經濫用這種方式傷害我們,我們因此得到這種概念,那就是感到憤怒是不好的,甚至是件“壞事,或令人害怕的情緒。這樣的概念當然不是正確的,因為憤怒是正常的情況下很常見的情緒狀態,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對一個事件的看法可能使我們的思想加上其它色彩。

我們是怎樣的人決定於我們的認為與想法。我們的思想,控制我們的現實,因此必須要充分認識我們相信的是什麼,以及我們為什麼會認為並相信它。 我們所 感知的事情,往往比現實對我們來說更真實。 因此,一個情感敏銳的人更是必須深切的瞭解自己的信仰和觀念,才能知道自己的情緒變化。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找出導致情緒變化的來源

想要知道自己突然情緒變化的原因,必須從了解自己的想法開始,以及自己任何時候的情緒狀態。唯有如此才能有能力去辨別為什麼自己會突然或似乎是無來由的感受情緒上的變化,以及何時自己的情緒已經開始改變了。

你可以試著在腦海中回想,在感受到情緒變化的狀態之前,你能找到自己在想什麼嗎?這些想法與你的情緒改變有關聯嗎?如果你的心情和感覺變化之前的思維過程是不相關的,可能存在你腦海中的想法並不屬於你自己的。

在這突如其來無遇警的情緒或心情轉變發生時,你的心思在哪裡,你在做什麼呢?或是你在想什麼特別的人嗎? 這種情況下,你可能正在感覺“別人的感覺”而不自知 。一旦你發現這種情況,並且想通了事實上這並不是你自己的感覺,你可以試著在心理留下一張快照,讓你可以在下一次發生時更快地注意並追蹤到這種情況。這需要經常的練習,但這是可能做到的,如果你不想自己的情緒經常受到波動的話。

2012年7月18日 星期三

自動導航(自然發生)的情緒狀態

自動的(無自覺)的思維模式經常是導致負面想法和感覺的主要危險因素。對於某些事情,我們傾向於捷徑式思考,以致於無法有機會讓大腦仔細地想一想之前便直接進入不良的反應。最常見的例子是對他人的惡意偏見,根據於預先判斷的思想的情緒反應,經常與實際的情形毫不相干。

記得時時檢視自己的想法,總是問自己,為什麼我會這樣做和認為呢?如果你不能馬上給這個問題一個詳細,邏輯和理性的答案,那麼很可能是來自"自動導航"的思想,使你進入一種自然發生的情緒狀態。當情緒反應來自於非屬自己外界的想法的情況時尤其是如此。

拒絕接受並質疑你自己的情緒反應,直到你可以確認它們來自何處,以及什麼導致了這樣的情緒反應。讓頭腦遠離情緒狀態一會兒,並大腦搜尋這個答案。情緒反應 總是會有第一個想到的線索,事情不會沒有任何邏輯或理由便自動自然的“發生”在你的腦袋中。所有情緒反應都有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的思維線索,你必須誠實才能真正“知道自己的想法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了解自己的情緒狀態

情感敏銳的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是訓練自己的頭腦不僅僅面對並處理自己的,還有必須面對及處理其他人的情緒狀態。 首先是要知道自己的心態和情緒狀態。這是至關重要的,否則你無法百分之百的肯定自己的感覺到底是,或不是屬於你自己的。

情緒控制思想,我們的感覺影響我們的想法。如果我們的感覺實際上是來自我們自己的生活事件以外的東西,或與自己的生活毫無關聯,我們仍然很可能會對其作出劇烈反應與重大選擇。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想法,感覺,和情緒狀態可以讓我們找出到底什麼是,或不是屬於自己的想法。


情緒同時也控制我們的身體反應,例如,身處或目賭一件可怕或惱人的事件發生時,如果我們只是無防備的直接“感受”他人所遭受的衝擊和痛苦,我們的頭腦可能會自然的反應,似乎我們自己是如同身受,受傷和無助的,因此也變得只是完全無能為力。或者我們可以試著運用我們同情同理的心,和內在知識來幫助他們,而不使自己被自己以外的事件淹沒。訓練自己與他人事件保持一段距離可以防止或避免自己受到創傷,但距離不能太過分以至於感覺漠然全無同情心。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建立愛的精神界限

情感敏銳但缺乏自覺意識的人往往容易讓其他人侵入他們的空間及意識中。這是一種似乎失去對自己身體自主權及任由他人干預,令人非常不舒服的感覺。一個健康的情感敏銳的人首先必須學會如何建立有愛的精神界限。
建立愛心的精神界限是真正擁有精神健康的重要因素。建立精神的界限並不是在自己的四周圍的建立防禦圍堵的銅牆鐵壁,也並不是對自己和他人的一種限制。這是在我們的身心靈建立一個非常真實的,摸得著的,充滿活力的微妙的自我意識的一個概念和做法。
一個充滿愛,雙贏的溝通中雙方之間沒有任何競爭。他們尊重他人並同時能夠表達自己的感情,觀念和想法。他們不會打斷對方,也不會一直繼續提一些顯然會擾亂對方情緒的話題。他們不插手管別人的事,以及在向他人提供任何援助或建言之前會先要求對方的允許,之後他們才著手提出。他們之間有一種自然建立的給予與接受的平衡,讓他們和對方互相都能感覺良好。他們之間有一種超脫的感覺,也就是說並不眷戀某種特定的結果。他們能夠從一個和平和,中立的地方分享他們的想法。愛的精神界限事實上是一個健康的溝通和關係的基礎。

屬於自己的功課

每個人在這世上都有其功課要學習與完成。我們不能為其他人完成屬於他們的工作。一旦完成了一個學習的經驗,我們不需要再次重複相同的經驗,我們可以前進到下一個階段的學習,直到獲得最終的自由。這有點像我們完成了一年級,進階上二年級,我們不會回去再重新讀第一級,因為這些學習的信息已經被納入到經驗而成為基礎。

 
那些似乎不斷在生活中重複發生的事情,其實是還沒有確實完成的經驗教訓。這些教訓會一直重複直到我們學會並完成我們的功課。這是一個過程,我們可以選擇有自覺地承擔來代替任其自然發生和自然反應。一個缺乏自覺的人也經常是非常不踏實的人,容易因為心神不定,意志動搖。

2012年7月11日 星期三

情感敏銳與自覺

情感敏銳的人若缺乏自覺意識,將很容易成為一個吸附心靈能量的海綿。他們會在生活無意中吸收別人的負能量而全不自知。直到他們能夠學會糾正自己的行為,以及如何保護自己的精神能量,通常他們容易在精神上,情緒上,甚至身體上受苦。因為他們能夠實際地感受到,並吸收其他人的症狀和問題。

例如,你在醫院或一個醫療設施機構等待看病。一個人走了過來並坐在你旁邊,此人開始與你談話並告訴你他們目前的所有問題。他們的問題聽來似乎很沉重,痛苦。這種對話在你的想像力中非常的逼真,使得你開始對他們產生一種感同身受的同情心。然後不知不覺中你的心變得沉重,好像是你揀拾起他人的情感包袱”和“情緒上的負擔因為你感覺得到他們受苦的感覺

當靈魂與身體成為一體以開始新生命,他們都攜帶著各式各樣的情緒和精神的包袱。 我們的化身的東西實際上是我們的“學習經歷”,或換言之,生活經驗,我們的靈魂都需要學習自己的功課。 但情感敏銳的人經常認為這是他們生命的責任去減輕他人的負擔,並盡可能地拿去這種“包袱”。有時候他們並不知道自己是用這種方式來“協助”他人,有時他們是明知道但仍是願意無悔的。

2012年7月4日 星期三

相互關係的重要性

人與人的相互關係牽涉到三個基本的交流。

1. 互惠:這指的是接受,並給予對方,以及為其福祉作出貢獻。所以,人不僅要被訓練去接受幫助,並且要如何給予他人幫助。

2. 妥協和讓步:雙方都必須願意犧牲一些自身利益,以使對方和他們的關係更加良好。

3.考慮和尊敬:雙方都必須作出努力去尊重對方的敏感處。避免並不會故意去觸動對方的情緒痛點或容易受傷的問題。

伴侶/親子若能在相互關係上有所自律,不僅能在家中被讚賞,通常其人際交往能力也較順利。相互關係能力的培養將有助於創造,並能夠保持與他人較為平衡及滿意的雙向關係。